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 >> 竹溪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展播
今日,带您来打卡中峰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时间 : 2024-02-20   来源 : 本站

      中峰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位于中峰镇集镇,依托于中峰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该实践所内设办公室、理论宣讲、文化活动中心、未成年人活动中心等9个功能区,设施完备,功能齐全。


       中峰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大力整合人力资源,壮大志愿服务队伍。村级文明实践站28个,志愿者小分队280支,全镇近3000名志愿服务者结合自身特长按照“8+N”的模式编入理论政策宣讲、扶贫帮困、家规家训、村民自治等10支志愿服务分队,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784场次,服务群众8万人次。

1701996452519463.png

       在实际工作中,该所通过百姓“点单”、所站“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模式来开展工作。“点单”就是群众可采取来访、电话、微信等“线上+线下”方式,反映个人诉求并进行点单。“派单”就是实践中心(所、站)根据群众点单需求,自下而上分级提供服务,派单至相应的志愿服务队。“接单”就是志愿服务队根据实践中心(所、站、点)派单指令,结合群众需求,选派志愿者为群众提供服务。“评单”就是群众根据志愿者提供的服务质量作出相应评价。

1701996487569103.png

       此工作模式可以精准有效对接群众需求,认真搞好服务,扎实开展一系列讲文明、树新风、送技术、讲政策、学模范、诵经典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真正发挥思想引领、道德教育、文化传承、服务群众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1701996516471924.png

       与新华书店共同开办红色书屋,共有文学、科技、教育、政史、少儿等多类图书一万余册,建立了阅读活动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相结合体系,全民阅读活动与理论宣讲相结合体系。同时开设电子阅览区,可以为群众提供线上阅读服务,向各村群众开放,还与周边的中峰镇中心学校开展联办活动,发挥教育阵地作用,进一步将“红色书屋”用起来、活起来,确保各类资源最大限度发挥作用,成为党的基层文化宣传阵地。

1701996584353817.png

       联合“诗奶奶”李军老师为留守儿童开办“经典100阅读社”,由“经典100悦读社”牵头,建立留守儿童之家,聘请乡村退休教师、村委会年轻干部等,做儿童之家的专属志愿者。在阅读社里,志愿者们督促孩子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组织开展图书阅览、经典诵读、文体娱乐、践行“知合一”规范道德行为等活动。孩子们空余时间远离了手机和电子产品,接受国学经典思想熏陶,培养良好品行,该社承接和弥补了校园教育思想政治课在时间和实践上的不足。

1701996611669731.png

       开设美术室、书法室,书画室器材配备齐全,笔、墨、纸等美术设备及画具面向书画爱好者开放,大家可以到这里练习沟通交流学习,同时招募文化文艺志愿者开展书画培训活动,进行书画培训和教学服务,并将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1701996646876946.png

      开放文艺排练室,参照商用舞蹈排练室的标准,安装镜墙、音响、把杆、储物柜、空调等设备,以满足文体活动的基本需求。广场舞队伍以及一些文艺爱好者以此为阵地进行彩排活动。

1701996634648651.png

      建成理论宣讲室,定期开展理论学习、政策宣讲,将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等聚在一起,通过“菜单”对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进行“点餐”,让宣讲团讲师有针对性地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把理论宣讲与志愿服务相结合,形成“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模式,为群众提供心贴心、面对面的志愿服务,和群众在交流互动中,通过耳濡目染凝聚共识,潜移默化地宣讲党的理论政策。

1701996670858993.png

      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整合各方资源、响应群众需求的为民服务平台,持续强化资金投入、大力加强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志愿服务活动的创新性、持续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并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融入为民服务之中,把思想政治工作体现在为民办事之中,努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主办:竹溪县城市文明创建中心、中共竹溪县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投稿邮箱:zxwmw2023@163.com

鄂公网安备 42032402000144号

鄂ICP备200230062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