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这是您今天的菜,切菜的时候要小心点。”2022年8月5日一大早,水坪镇前进村驻村第一书记李阳将买好的菜,送到母亲的住处,仔细叮嘱一番,转身便驱车回村,开始一天的工作。
面对使命:选择尽忠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2021年7月,武汉商学院选派李阳和另外两位同志到水坪镇前进村驻点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并由李阳任驻村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
接到上级通知时,李阳不禁有些犹豫。作为党员的他有心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但孩子正在上学,平时在校寄宿,家中还有一个年迈的母亲,今年已经88岁高龄,老人患有白内障,且听力不好,因为妻子工作忙,经常需要出差,唯一的姐姐也在深圳定居。在武汉工作时,李阳每天下班回家主要任务就是照顾母亲。考虑到一旦离开武汉、远赴竹溪,母亲身边没有人照看,他在内心思索了许久。
李阳的母亲是一名高级知识分子,退休前曾在原武汉大学任教,也是一名老党员。当知道儿子要到偏远的竹溪县参与乡村振兴帮扶工作时,她感到十分高兴,并对儿子说:“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服从组织安排,到乡村振兴的‘战场’上历练自己、为党的事业作出贡献。”得知李阳因为担心自己而犹豫不决时,母亲便做起了儿子的思想工作:家人需要你,但山区人民更需要你,他们刚刚脱贫摘帽,需要有人带领接续奋斗乡村振兴,开创更加美好的生活,我能照顾好自己,你就放心的去吧!”正是母亲的一翻鼓励劝导,让李阳放下包袱,全身心投入到驻村帮扶工作中。
服务群众:用心用情
到达驻村地后,李阳便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他和队员们第一时间深入农户家中走访摸排,精准掌握村情民意,了解群众所需所盼,重点关注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及时发现可能导致农户致贫返贫的风险,为接下来的工作打下基础。
为了提高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李阳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带着队员到农户家里宣讲政策,和群众“面对面”拉家常、“心贴心”讲政策,将党的声音及时传达到基层,凝聚起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通过挨家挨户的走访和推心置腹的交流,李阳很快和村民打成了一片,不仅对大家的诉求、家庭情况一清二楚,还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村民郑晓磊患有慢性肾脏病、肾性贫血,为了治病,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加之他的父亲身体也一直不好,本不富裕的家庭十分窘迫,随时可能出现返贫。为了帮助这个特殊的家庭,李阳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2000元,捐赠给郑晓磊,并和队员们商量后,通过“水滴筹”平台为郑晓磊筹资治病。因为担心郑晓磊的病情,李阳隔三差五上门了解情况,每次都带着水果、牛奶,让一家人感激不已。不仅如此,李阳还主动联系武汉商学院,为郑晓磊争取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让他既有稳定收入,还能安心做好后期康复。
村里的教育是李阳非常关心的问题。为了帮助前进村小学改善教学环境设施,他积极争取协调,从驻村工作队紧张的办公经费中支出近2万元,为村小学改善校园环境,购买教师办公设备。在李阳的带动下,队员们主动为村民办实事、解难题,积极为村集体兴产业、谋发展,围绕巩固脱贫成果,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
携母驻村:忠孝两全
自从驻村以来,李阳的工作和生活都在村里,回家的时候少之又少,母亲是他最大的牵挂。
俗话说“自古忠孝难两全”,来到竹溪后,李阳一头想着村里的群众,一头想着远在武汉的母亲,平时只能通过电话视频看看母亲。而当母亲身体不好时,他更是鞭长莫及,心急如焚。有一次,李阳回家看望母亲,谈起自己在竹溪的工作和生活,母亲大胆的作出一个决定:跟随儿子到竹溪,既方便照顾,又免除了儿子的后顾之忧。就这样,在李阳来到竹溪的2个月后,母亲也随他来到了竹溪。
在水坪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李阳在集镇上为母亲租了一间25平米的房子,准备了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安顿好母亲后,李阳放下了心里的思想包袱,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全身心投入到驻村工作中。
前进村吴家沟水渠年久失修、排水不畅,特别是汛期来临,危及村中的100亩茶园、四点零茶叶加工厂和30户集中安置点居民,李阳和队员们积极协调、多方沟通,从武汉商学院争取到专项资金40万元,用于水渠修缮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防汛和灌溉问题。
为提升前进村茶叶产业的附加值、提高前进村农业合作社带头人农产品加工和销售能力,李阳带领前进村、水坪镇和县内部分单位的产业带头人赴宜昌、房县学习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的模式,开展现场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
李阳的母亲很好强,为了让儿子工作不分心,老人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坚持自己动手做饭、扫地,生活上尽量不给李阳拖后退,更不想给地方党委政府添麻烦。“年龄大了,为国家做不了什么,不给他人添麻烦就是最大的贡献!”其母亲说。
而李阳每天忙完村里的事,除了帮母亲买好生活必需用品,也会尽量抽出时间陪母亲聊天、散步,竹溪的良好生态田园生活让老人很舒心,儿子的暖心陪伴让她感觉很知足。李阳表示,看到母亲身体健康,作为儿子感到十分欣慰。如今,在母亲的鼓励陪伴下,他干劲十足,誓为前进村村民办成更多好事、实事,为乡村振兴工作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