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剁馅儿的案板声成了邻里寒暄的鼓点,当法律条文在真实故事里变得温热,当孩子的笑声裹进了“亲情饺”——7月22日,竹溪县佳佳鑫小区的一方天地,便不再是寻常集市,而成了文明与温情双向奔赴的“家门口”舞台。由县城市文明创建中心、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城关镇东郊社区倾力打造的“文明集市”,正以浸润生活肌理的创新实践,悄然重塑社区的日常。
城关镇司法所黄所长并未高坐讲台,而是扎进居民堆里,手中的“教材”并非枯燥法条,而是社区里曾真实上演的“身边案”。“高空抛物如何维权?”“物业纠纷怎么办?”这些与柴米油盐息息相关的“小案”,瞬间拉近了距离。剖析入情入理,听得众人时而凝神屏息,时而豁然开朗,“原来法就在身边护着咱”的感慨在人群中无声传递。
城关镇派出所民警的“反诈课堂”更是一场沉浸式演练。模拟诈骗电话场景响起,“挂电话!快核实!”的齐声回应不再是口号,而是邻里间心照不宣的安全暗号。鲜活的反诈口诀、实用的溺水自救技巧,在“有奖问答”的趣味碰撞中,化作了居民们带回家的“安全锦囊”。
县图书馆志愿者讲述的《竹溪好人李军老师的故事》,是集市最柔软的磁场。没有宏大叙事,点滴善举勾勒出平凡人的光辉轮廓。故事终了,许多观众眼角湿润,那份源于乡土的无私奉献,如细雨般悄然渗入心田,激荡起“我亦可为”的回响。
真正的暖意,在面香氤氲的灶台旁升腾。厨嫂们利落的刀工是序曲,居民们挽袖洗手便是主歌。张大妈指尖翻飞,一个“馅实边紧”的元宝饺是多年经验凝成的密码;年轻妈妈握着孩子小手,捏出的“亲情饺”憨态可掬,成了亲子时光的甜蜜注脚。蒸汽袅袅中,陌生的隔阂被揉碎,疏远的情谊在指尖重新缝合。李大爷托起热腾腾的饺子,一句“省心!更暖心!”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这哪是饺子,分明是邻里情谊的具象,是社区温度的度量衡。
妇幼保健院与赵记牙科的摊位前,居民排起长龙。“量压测糖”、“口腔问诊”,专业服务精准对接“一老一小”的健康关切,将便捷与安心直接送达“家门口”。弘福珠宝的清洗台前,银饰焕发新生,折射的是对居民日常生活的细致关怀。这些无声的健康守护,恰如冬日篝火,不仅熨帖了身体需求,更在排队等候的谈笑、医生耐心的叮嘱间,悄然编织起一张细密温暖的社区情感网络。
这场打破常规的“文明集市”,是东郊社区将治理触角深植生活土壤的创新答卷。它超越了单向宣教,以“资源沉下去、服务送上门、活力共生长”的集成化、生活化模式,构建起一个可感知、可参与、可共享的自治平台。东郊社区负责人感言:“我们追求的,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联结和共同体的塑造。当法律知识在案例中鲜活,当榜样力量在故事里流淌,当邻里情谊在包饺子时升温,当健康关怀在服务中直达,‘美家美户·美好生活’的愿景,便在这双向奔赴的烟火日常里,扎下了最坚实的根。”(兰金辉、黄先文、张佩璇、吴良国)